春霁
吴可〔宋代〕
南国春光一半归,杏花零落雨霏微。
新晴院宇寒犹在,晓絮欺风不肯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南方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淡如胭脂的杏花在春雨点点飘落。
雨后新晴的庭院中春寒犹在,清晨的柳絮,湿重难飞,仿佛与春风为难。
注释
霏:飘扬。
简析
《春霁》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暗示春天已过大半;次句以杏花凋零、细雨霏霏的景象,表现了春末的凄迷与哀伤;后两句转写雨后初晴,但院中仍有寒意,柳絮似乎因风小而“欺风”,迟迟不肯飞舞,进一步渲染了春末的清冷与静谧。整首诗笔触细腻,意境纯美,写出季节变换中的微妙情感,抒写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吴可
建康人,字思道。原名默。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尝以诗谒苏轼、刘安世,得二人称勉。为蔡绦所用,又出入梁师成之门。累官至团练使。宣和末避战乱辞官,责授武节大夫致仕。有诗名,兼长于词。主张学诗当以杜甫为体,以苏轼、黄庭坚为用。有《藏海居士集》、《藏海诗话》。 68篇诗文 2条名句
观潮
周密〔宋代〕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