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其二
曹操〔两汉〕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裂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如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如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悲生来福分浅薄如纸,自幼卑贱尝尽孤苦滋味。
既无孟母三迁般良教诲,亦无慈父过庭之训导语。
穷途困顿似被利刃撕裂,暗自思量能依靠谁庇护?
虽怀区区一腔鸿鹄之志,时运不济谁又能助我力?
守着贫贱如守无底的深渊,惋惜长叹泪水瓢泼倾盆。
悲泣声声淹没在苍茫天地,乞求活路却不知路在何方。
我愿飘向天际最穷荒之处,哪怕琅琊山倾塌在身旁。
虽想竭尽忠忱报效明主,欣喜您能回归故土楚邦。
痛快之人徒然空自嗟叹,满怀情愫竟无处可诉言。
天道教化世人皆应彰显,谁料世事纷乱如麻无绪。
何时能遂我
简析
此诗先自述身世和失志不遇的痛苦,读之催人泪下;接着由其父惨死引起的悲痛入笔,先言侍父已无机会,再言迎君侍驾时遭受误解;最后写因壮志难酬带来的愁绪,有心报国,然无法了却心愿,这种欲罢不能的情感借助于抒写矛盾心理坦露出来,可谓是感人至深。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31篇诗文 278条名句
从军诗五首·其三
王粲〔两汉〕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
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从军诗五首·其二
王粲〔两汉〕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
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埛。
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
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
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鹳鸣。
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
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
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
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
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萦。
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
战国策齐策·节选
刘向〔两汉〕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日:“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道哉?”孟尝君日:“善!”乃弗逐。